一、ISO9000认证标准介绍:
1.1 倉庫溫濕度管制
1.1.1 倉庫所掛之溫濕度計均需校驗合格且貼檢驗標籤後,方可使用。
1.1.2 倉庫之溫濕度標準分別為:溫度為45℃,溫度為5℃;濕度為85%,濕度為10%。
1.1.3 倉管人員負責每日溫濕度計值的讀取,並如實記錄在「溫濕度記錄表」(8.3),記錄時間為每天的上午10:00和下午15:00,並由倉庫領班不定時查核。
1.1.4 當倉管員記錄溫濕度時,如發現溫濕度與標準不符時,需及時提報給倉庫主管,並將倉庫之排氣扇及門窗全部打開,從而調整其倉庫之溫度及濕度,使其符合我司倉儲之溫濕度標準。
1.1.5 相關倉庫幹部應不定時對「溫濕度記錄表」稽查,確保記錄的真實性,如有發現異常,應立即處理。
1.2 貨物的搬運
1.2.1 貨物搬運時應遵循〝輕拿輕放〞的原則,禁止重摔及倒置。
1.2.2 貨物在搬運前,須對包裝及棧板上貨物的堆疊高度等穩固性進行檢查,以防搬動過程中,包裝箱破損或貨物跌落等異常發生。
1.2.3 貨物搬運時,確保庫位準確,以防不同性質的物料混放同一區域。
1.2.4 貨物搬運或存放時,必須對棧板進行檢查,對於破舊棧板或棧板有裸露的釘子,即事先做好維修,以免搬運時或存放時,損壞貨物的包裝箱,從而損壞產品。
1.2.5 各搬運人員,應視搬運物件之狀況選擇適當之搬運工具。
1.2.6 待搬運物品應依搬運工具之區別,以不同之容器(紙器、塑膠箱、棧板、木箱或貨櫃等)予以盛裝堆疊,以防搬運之物品受損。
1.2.7 搬運工具之使用應注意下列原則:
1.2.7.1 堆高機及機動叉車:
A 駕駛堆高機與機動叉車之人員需有合格執照。
B 嚴禁超載,重量不可超過該堆高機額定限重,以適當的速度前進。
C 避免緊急煞車,減少機械之損壞及載重物品之掉落。
D 行車避免緊急轉彎的動作。
E 有異常現象,應立即停止操作,並進行檢查維修,嚴重者應即通知維修廠前來檢查處理。
1.2.7.2 手推車、叉車、油壓拖板車:
A 搬運物品時,必須放置穩當,以避免物品掉落。
B 高度不可防礙推車人之視線。
C 重的物品置於下方,以穩定搬運重心。
D 應在安全速度下移動,避免翻倒。
1.2.7.3 人力搬運:以省力化及安全為原則進行之。
1.2.8 運輸物品時應使用適當的容器包裝物品並限制高度,以避免任何可能對物品造成的損傷。
1.2.9 搬運過程中,有因搬運不當而造成物品掉落時,搬運人員應先行檢視物品是否損壞,並及時通知品檢人員前往複判,以有效防護搬運品或避免搬運造成之不良品被誤用。
1.2.10 不使用搬運工具時應將搬運工具放至規定區域內,並妥善保管;使用完之棧板需統一放置於棧板擺放區,其高度不得超過16個棧板之高度。
1.3 帳目管理及盤點
1.3.1 物品收發都必須憑單據作業,單據開具必須準確規範,不得塗改,須經權責單位及單位主管簽名,其內容數量須與實物相一致。
1.3.2 單據按其類型用途不同予以編號,進行連號管制,防止漏單造成帳目不符。
1.3.3 倉庫儲存之物料均需填「物料卡」、成品需記錄「成品先進先出記錄卡」,對其進出及結存數量進行登錄,以上記錄卡應與物品放置於同一地點。
1.3.4 帳目的登錄,必須做到當日帳目當日畢,以上記錄卡應能反映物品之即時庫存。
1.3.5 單據之開具、記錄卡登錄必須準確無誤,做到帳、單相符,帳、卡相一致。
1.3.6 倉庫的物料、成品必須進行每月定期盤點,將盤點結果提報呈報權責主管核閱,且副本給財務單位,針對差異部份應及時調查原因並予調整,詳請參見『存貨循環--存貨盤點作業』。
1.3.7 倉管員應嚴加注意物料之妥善儲存,如有損壞或缺少,應呈報主管,查明原因並做出相應處理。
1.4 超期物料的處理與呆滯料管理
1.4.1 倉管員應每月由系統導出「呆滯料明細表」(8.4),針對超過存放期限之料品(3個月),提供IQC及OQC進行複檢,將檢驗結果填寫於該表上並簽名確認,檢驗合格方能使用,如不合格則依『生產循環-不合格品管制作業』辦理。
1.4.2 倉庫每月10號前對呆滯料進行提報,由生管、業務、工程、品管單位進行會議評估,對呆滯料及時處理,以便騰出庫存空間和提高材料的回收率。
1.4.3 呆滯成品經由相關單位確認無商業價值後,經權責主管簽核後給予報廢處理。
1.5 呆滯提列政策
本公司根據以往之經驗,自行產製之存貨以穩健原則針對呆滯存貨依下列百分比提列備抵跌價損失(已個別認定呆滯損失之存貨將不再依下表評估呆滯損失或跌價損失)。